芸窗

图书馆员(librarian),嗜书(book-lover),嗜茶(tea-lover)。红迷,昆曲迷,简·奥斯丁迷。
一个属于评书的时代早已结束。还是更爱袁阔成。不过单老的声音与童年周旋得久。还记得先祖母把话匣子举到耳边听《童林传》的那些下午。
苏博新推出一套“瓷之色”彩色墨水,包括钧瓷、耀变天目、美人醉、胭脂水釉、秘色瓷、苏麻离青6种。看起来挺别致。
卖/买一样东西而已。参与一项运动而已。怎么都非要搞成信仰。
水样凉宵又一秋。
在Ins上看到,地榆在日文中有个可爱的名字叫“吾亦红”。查了一下,此外还有“吾木香、吾妹紅”等别称。吾亦红是秋天的代表风物,曾出现在《源氏物语》中,也被很多人写入俳句。如小林一茶的「吾亦紅 さし出て花の つもりかな」。地榆在华北山间常见,江南不多见。
看了ITV的新版《名利场》前两集。感觉第二集比第一集好。配乐和主题曲非常现代,让人有点意外,加上 Olivia Cooke 的面孔和紧凑跳跃的节奏,带来很强的新鲜感。 https://t.co/O4Ca2wbDwY
同事脸上长了颗痘痘,她自拍一张,想仔细看看痘痘的情况。结果一看照片,手机自动美颜,硬是将痘痘p掉了。
今天上床较早,听着外面下雨了,雨停了,虫鸣了。眼酸神涩,疲倦把夜拉长拉扁了,没了弹性。
要去上课的那间教室没有教师机——自带笔记本;没有投影设备——有白墙吗?有——带投影仪;没有Wifi——有有线接口吗?有——带AP。然后忽然发现,手头没有HDMI-VGA转接器。。。
糖桂花一年只用这么一两次。 https://t.co/mv3xfLGCVd
住的小区内有个小超市,早8点至晚21点营业,在这时代称得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。店面虽小,百货俱全,还有不少生鲜,每一样都算品质不错。昨晚见几个家长问老板要包书皮、书法水写布、直液式钢笔、大狼毫、彩色卡纸什么的,老板一样样轻松变出来。——这间店就是一个用户训练的数据集呀。
不知那些小学生的背包里有几个装着大葱和菱角。。。
科幻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:https://t.co/M0KXAFPyX7 ,免费开放,包含17,500余词条。1979年出版的第一版科幻百科曾获1980年非小说类雨果奖。1993年… https://t.co/pmoFxSfoW9
倘若由着性子来,无论在哪个世界,我都会是个离群索居的人吧。
坐看云起时。开学前最后的空旷。 https://t.co/eOK7DYL2xn
买了只GoOut超轻腰包偶尔跑步用。只能塞进一个手机和一串钥匙。够了。
假如地球上真有造物主,我对祂隔段时间就想推倒重来一点也不意外。这就像你新装了一个系统,精心配置各种初始条件,刚开始运行得不错,然后缝缝补补也能凑合,后来龃龉卡顿枝蔓冗余意外越来越多,终于不耐烦了,干脆格掉重装。
多知道一种生物的名字又怎么样呢? 没怎么样,就只是心生欢喜。
“时间开玩笑一样就过去了”。
我一直任由自己活着。——博尔赫斯(八十五岁时)
耐心煮了金黄浓郁玉米碴儿粥。粥好,开盖儿停得一停,便结了厚厚一层粥皮,滑、糯、香、甜,千金不易。
阳台晾衣,闻到熟悉的茉莉花香。循香望去,几朵深白挂在窗边。窗外雨声已止,夜深如许。
出门一周,家里多了几张蛛网。“任从蛛网任从灰”。
一个包裹在快递架子上,一袋菜蔬在生鲜柜子里。它们在等我顺路领回家。还有小青小翠呢。
过沧州,顿时想起林冲,风雪肃杀之气。而车窗外却是广袤绿野,散落着积木般红瓦房子,贴纸般白杨树。天边一抹薄云,天蓝得很淡,又把灰溶进去。
今日回苏。早起出门,见晨光里好几个人带着大包锡箔之类骑车过去。原来今天恰好鬼节,都是赶早去上坟烧纸的。
父母的日常食谱中,淀粉类占比例太大。尤其早晚餐,淀粉配淀粉左右互博是经常的。比如,大米粥配油条配烧饼,玉米粥配红薯配葱花饼,此时菜碟子里是炒土豆丝……无论我怎样讲都没用。
山路两边,错杂生满益母草,拉拉藤,喇叭蔓儿,荆条,酸枣,猪殃殃之类,纠缠不清。各种刺,很容易割伤手脚。荆条正开花,浅粉略带一点紫调,微有香气。酸枣儿尚青,向阳处略有几颗红的。乔木多白杨,梧桐,枣,柿,柳。柿子也还青得很。路上处处蜈蚣,马陆,毛虫,羊粪球,蜂蝶蚊蚋乱飞。野山是如此。
清溪白石。可惜在山泉水清。 https://t.co/MEpNrh4YvU
忍不住默念了后半句,出山泉水浊。 - laogao
夜风甚凉,窗帘轻轻晃。想起幼时盛夏贪凉,爬上平房屋顶铺了席子睡觉的事来。那真是卧看牵牛织女星。